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中文譯名及國際命名對照表(2017年5月1日更新)
來源 | 第1組 | 第2組 | 第3組 | 第4組 | 第5組 |
---|---|---|---|---|---|
柬埔寨 | 丹瑞 Damrey |
康芮 Kong-rey |
娜克莉 Nakri |
科羅旺 Krovanh |
翠絲 Trases |
中國大陸 | 海葵 Haikui |
玉兔 Yutu |
風神 Fengshen |
杜鵑 Dujuan |
木蘭 Mulan |
北韓 | 鴻雁 Kirogi |
桔梗 Toraji |
海鷗 Kalmaegi |
舒力基 Surigae |
米雷 Meari |
香港 | 啟德 Kai-tak |
萬宜 Man-yi |
鳳凰 Fung-wong |
彩雲 Choi-wan |
馬鞍 Ma-on |
日本 | 天秤 Tembin |
天兔 Usagi |
北冕 Kammuri |
小熊 Koguma |
蝎虎 Tokage |
寮國 | 布拉萬 Bolaven |
帕布 Pabuk |
巴逢 Phanfone |
薔琵 Champi |
軒嵐諾 Hinnamnor |
澳門 | 三巴 Sanba |
蝴蝶 Wutip |
黃蜂 Vongfong |
烟花 In-Fa |
梅花 Muifa |
馬來西亞 | 鯉魚 Jelawat |
聖帕 Sepat |
鸚鵡 Nuri |
查帕卡 Cempaka |
莫柏 Merbok |
米克羅尼西亞 | 艾維尼 Ewiniar |
木恩 Mun |
辛樂克 Sinlaku |
尼伯特 Nepartak |
南瑪都 Nanmadol |
菲律賓 | 馬力斯 Maliksi |
丹娜絲 Danas |
哈格比 Hagupit |
盧碧 Lupit |
塔拉斯 Talas |
南韓 | 凱米 Gaemi |
百合 Nari |
薔蜜 Jangmi |
銀河 Mirinae |
諾盧 Noru |
泰國 | 巴比侖 Prapiroon |
薇帕 Wipha |
米克拉 Mekkhala |
妮妲 Nida |
庫拉 Kulap |
美國 | 瑪莉亞 Maria |
范斯高 Francisco |
無花果 Higos |
奧麥斯 Omais |
洛克 Roke |
越南 | 山神 Son Tinh |
利奇馬 Lekima |
巴威 Bavi |
康森 Conson |
桑卡 Sonca |
柬埔寨 | 安比 Ampil |
柯羅莎 Krosa |
梅莎 Maysak |
璨樹 Chanthu |
尼莎 Nesat |
中國大陸 | 悟空 Wukong |
白鹿 Bailu |
海神 Haishen |
電母 Dianmu |
海棠 Haitang |
北韓 | 雲雀 Jongdari |
楊柳 Podul |
紅霞 Noul |
蒲公英 Mindulle |
奈格 Nalgae |
香港 | 珊珊 Shanshan |
玲玲 Lingling |
白海豚 Dolphin |
獅子山 Lionrock |
榕樹 Banyan |
日本 | 摩羯 Yagi |
劍魚 Kajiki |
鯨魚 Kujira |
圓規 Kompasu |
天鴿 Hato |
寮國 | 麗琵 Leepi |
法西 Faxai |
昌鴻 Chan-hom |
南修 Namtheun |
帕卡 Pakhar |
澳門 | 貝碧佳 Bebinca |
琵琶 Peipah |
蓮花 Linfa |
瑪瑙 Malou |
珊瑚 Sanvu |
馬來西亞 | 棕櫚 Rumbia |
塔巴 Tapah |
南卡 Nangka |
妮亞圖 Nyatoh |
瑪娃 Mawar |
米克羅尼西亞 | 蘇力 Soulik |
米塔 Mitag |
沙德爾 Saudel |
雷伊 Rai |
谷超 Guchol |
菲律賓 | 西馬隆 Cimaron |
哈吉貝 Hagibis |
莫拉菲 Molave |
馬勒卡 Malakas |
泰利 Talim |
南韓 | 燕子 Jebi |
浣熊 Neoguri |
天鵝 Goni |
梅姬 Megi |
杜蘇芮 Doksuri |
泰國 | 山竹 Mangkhut |
博羅依 Bualoi |
閃電 Atsani |
芙蓉 Chaba |
卡努 Khanun |
美國 | 百里嘉 Barijat |
麥德姆 Matmo |
艾陶 Etau |
艾利 Aere |
蘭恩 Lan |
越南 | 潭美 Trami |
哈隆 Halong |
梵高 Vamco |
桑達 Songda |
蘇拉 Saola |
知 識 補 給 站
◎颱風怎麼命名的呢?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西元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1月1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4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401),颱風名稱將全部更換,改編列為140個名字,共分5組,每組28個,分別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國家或地區計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再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指定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中央氣象局為因應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命名的變革,自民國89年1月1日起採用新的命名方式。惟由於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僅包括過去慣用的人名,而且包括動物、植物、星象、地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名詞,且非按英文A至Z或其它易懂的排序,因而十分複雜且不規律。中央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做了民意調查,超過74%的民眾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輔以國際颱風命名較為合適。本局順應調查結果,在報導颱風消息時,以颱風編號為主,颱風委員會之國際命名為輔。
另外,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在例會中討論及檢討,將曾造成重大災害或有爭議的颱風名稱予以去除,改用其他名稱取代等議題。
central weather bureau 文